坦克歼击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至关重要的军事装备。这种兼具移动性和强大火力的武器,往往需要经过严谨的理论评估和实际论证,然后才能投入制造和服役,以此来提升整体的作战能力。然而,也有一些坦克歼击车是通过临时改装而成的,它们虽在战争中发挥了有限的作用,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一款较为罕见的克虏伯 Protze坦克歼击车。
克虏伯 Protze最初只是一辆6×4的卡车,整备质量大约为2.5吨,由一台功率为55或6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驱动,自1937年起服役于国防军。其主要任务包括运送士兵、货物以及作为无线电车安装电台,此外,它还被用于牵引Pak 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。由于其多功能性,这款车辆在当时显得尤为重要。
展开剩余70%在二战前期,德军大约接收了7000辆克虏伯 Protze,这些车辆在战斗的早期阶段十分活跃,参与了如法兰西战役和北非战役等多项重大军事行动,成为德军反坦克炮的重要牵引车辆。作为火炮牵引车,克虏伯 Protze不仅可以在拖曳火炮的同时携带炮兵组和相应弹药,以便反坦克小组能够快速跟随前线部队,但是这款车辆的一个主要缺点在于,它无法直接抵达战斗前线参与交战,炮组需要在车辆停留后下车,徒手推着火炮进行布置。
幸运的是,Pak 36反坦克炮并不算重,战斗时的重量仅有300多千克,因此德军士兵将火炮直接安装在克虏伯 Protze的货箱甲板上,创造出了一种简易的自行火炮。从一些保存下来的照片来看,这种火炮可以朝向车辆的前方或后方进行发射,炮盾的设计也得以保留,为其提供了一定的保护。
部分克虏伯 Protze坦克歼击车增加了额外的防护装甲,德军在车辆的前部分焊接上坚固的防护钢板,以保护发动机和驾驶舱。驾驶舱的正面设有两个观察窗,这些改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轻武器的攻击,尽管这也增加了车辆的总重,进而影响了其机动性。
尽管克虏伯 Protze坦克歼击车的知名度偏低且使用寿命并不长久,这些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。首先,克虏伯 Protze自身的油耗相对较高,这使得其在二战前期表现活跃,但之后逐渐被淘汰。其次,由于Pak 36反坦克炮的火力并不强,在初期作战中可以有效打击轻型坦克和装甲车等目标,但随着敌方装甲力量的不断升级,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逐渐显得力不从心,德军最终开始用更大口径的火炮替换这些“敲门砖”。
作为一种临时改装而成的军事车辆,克虏伯 Protze坦克歼击车的服役时间相对较短,约在1942年后便被其他更为先进的装备完全取代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云达配资-易云达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利息-上海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