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中国对稀土的管控,如果按其对各方的影响程度排序,应该是美国影响最大,接着是欧盟,最后是印度。
稀土这一举措,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应对美国,尤其是特朗普政府。欧盟方面,更多是作为博弈的筹码,而印度,则是顺便收拾一下。
从效果来看,受影响最大的显然是美国。
首先,受到重创的是美国的军事工业。由于稀土短缺,F-35战机的生产面临停工危机。每架F-35战机需要大约417公斤的稀土材料,而五角大楼评估显示,约有87%的军工供应链可能会中断。
其次,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。特斯拉等车企因为钕磁铁短缺,部分生产线被迫调整,福特在芝加哥的工厂一度停产。
根据五角大楼的估算,美国要实现稀土自给,最早也要到2035年。
因此,现在美国的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。
展开剩余76%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昨天在公开场合表示,希望中国能够加速稀土磁铁的出口进程,语气比以前温和多了,早已不再是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强硬口吻。
所以,从某种程度上来看,中国的稀土管控,似乎是为应对特朗普这个“大Boss”而早早准备的,目的就是为了抑制他以及美国的影响力。
毕竟当初在美国强力打压芯片和华为的情况下,我们并没有出手限制稀土。这其中可能有两方面的考量,一方面是我们相信芯片和华为能够自力更生,另一方面,也有可能是为了应对特朗普的2.0版本做准备。
从中国深思熟虑的角度来看,经过特朗普1.0的考验后,我们确实为防止特朗普2.0的乱来,可能早就有了应对大招。
现在看来,效果显而易见:美国、欧盟和印度都已深受其害,甚至连反抗都不敢轻举妄动。
美国提出的2035年实现自给自足,我们不需要那么久,三年时间就足够了。
美国清楚目前的局势,而欧盟则显得有些无知。
尤其是那个名叫卡拉斯的女人,居然在今天还催促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,声称此举已给欧洲企业带来了显著风险,并且威胁到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。
只能说,真是天真!
特朗普已经认识到现实,并期待着我们邀请他参加9月3日的阅兵,而欧盟从冯德莱恩到卡拉斯,似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甚至连下个月是否参加中欧峰会,他们都在犹豫。
欧盟受到稀土限制的影响,虽然没有美国那么严峻,但仍不容忽视。
最受打击的还是汽车行业,德国的部分车企如大众、宝马等,因为磁铁短缺,部分产线已经停工,库存也只剩下两到四周的量,电动汽车的生产能力或将下降30%。
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向部分欧盟企业放宽了出口限制,例如对大众供应商的“绿色通道”政策。但与此同时,欧盟却加征了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,显然是一种“开门打狗”的做法。
因此,欧盟一方面要求中国放宽稀土管控,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电动车加征关税,实在是自相矛盾。
至于印度,这其实是一件顺手的事。
比如,印度最近抱怨中国的盾构机未按时交货,影响了他们的铁路隧道项目。但实际上,这三台盾构机原定于2024年10月交付,而印度国家高铁公司至今未支付尾款。
即便如此,盾构机仍因包含稀土永磁电机而被列入中国的出口管制清单,印度必须提供最终用户证明和技术用途说明才能放行。然而,印度至今未提供相关材料,因此这些盾构机的出口就被暂时管制了。
在社交媒体上,评论区纷纷表示,做生意时大家都知道要先收尾款才能发货,印度这一行为显得十分不专业。
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,中国对印度的稀土管控,并没有特殊照顾,纯粹是顺手而为。
结果呢?
印度的汽车产业濒临停滞,国内车企的库存几乎耗尽。如果到7月前没有新的供应,生产线将完全停摆。
印度的稀土磁铁99%依赖中国,因此最急于实现稀土自主的,反而不是美国,也不是欧盟,而是印度。
因为印度一直将巴基斯坦击落阵风战机的账算在我们头上,所以最不愿求中国放开稀土管制的,正是印度。
然而,形势比人强,尽管印度拥有全球第五大稀土储量,但由于其开采与提炼技术落后,短期内无法自给自足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云达配资-易云达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利息-上海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