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Counterpoint 发布了一组看起来不太起眼的数据:
今年 5 月,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的平均电池容量已经来到 5418mAh,而一年前还只有 4900 多。
啥意思?
简单点说——
现在要是手机电池没个 5000mAh 起步,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。
但真正让我们震惊的不是这个数字,而是:国内厂商正集体奔着 6000、7000,甚至 10000mAh 卷过去
注意,不是说“有品牌尝试”,是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在电池这件事上,开始集体狂飙。
手机比尿袋还猛???
去年 6000mAh+ 的手机市场占比只有 9%,今年 5 月直接涨到 35%
同一时间段,美国、欧洲用户的平均电池容量还停留在 4900mAh 上下;
这差不多就是一块“能多刷两集剧”的电池差距。
而让这场“电池内卷”真正成型的,是一个关键词:硅碳负极电池。
别看冷门,硅碳电池是真正的卷王发动机和以前的石墨负极比,硅碳负极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装下更多锂离子翻译一下就是: 电池更耐用、体积更小、能量密度更高,续航体验直接起飞。 过去电池想做大就得厚,现在有了硅碳,“又大又薄”终于变现实了。 这意味着什么? 中国厂商终于在“手机能量学”上搞出了点技术壁垒不是调系统,不是换芯片,而是从电化学结构上干苹果一拳。
那 iPhone 呢?还在用 4000mAh 出头的电池,快充还是 35W……你可能以为苹果有祖传优化,续航也能一骑绝尘。但现实是: 你重度用一天就知道谁体验拉胯。
国产旗舰一天只充一次,20 分钟满血;iPhone?轻则两充,重则三充 问题来了——那 10000mAh 手机真的来了,你需要吗?老实说,这事有两面。一方面, 10000mAh 是未来的标志性节点。一部手机能用两天、不焦虑、全天开热点,简直梦中情机。
但另一方面, 这么大电池的手机真能做得轻薄?不会像个小砖头? 你愿不愿意口袋里装个 mini 充电宝,一天少充一次电? 这玩意对“极限户外党”“外卖哥”“手游人”来说是真香,但对大多数人来说,未必是刚需。 所以说,10000mAh 更像是个“宣言”—— 我,不再是充电焦虑症患者了。 更关键的是,大电池这事不是谁先做出来,而是谁先做聪明。 现在很多国产旗舰已经开始玩“智能电池管理”了: 智能控温快充、防老化; 分区电池调度,让你 50% 电量续航像 70%。 这已经不是电池卷不卷的问题了,而是 你有没有把“电池体验”这事当回事。 如果苹果不动起来,明年它面对的不是“谁比它快”,而是“谁的续航,把它按在地上摩擦”。
易云达配资-易云达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利息-上海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